華聯會培靈奮興大會
盧龍光:因信稱義不是教義(11月3日消息)
【時代論壇訊】...盧龍光指出「因信稱義」不是教義,而是處境的產物。保羅在羅一16-17提出的觀點,其實是回應羅馬教會就當時猶太人和外邦人的爭執衝突,提出以「信心」作為信仰的共同基礎,而非以割禮或舊約要求的生活規範分別誰是真正信徒。盧龍光認為現時信徒以「因信稱義」作為基督教、羅馬書的核心乃受馬丁路德改教影響,但應留意馬丁路德以此作為宗教改革基礎也有其處境,因此信徒宜在讀經時返回成書處境,並加入想像力理解經文,再思其當代意義。...
...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,新約學者開始發現羅馬書有不少處境性的內容,馬丁路德選擇以「因信稱義」更新信仰,但這不是保羅想要表達的信息...
Alex's comment: 信徒若想忠於「因信稱義」,便要忠於「因信稱義」被提出時的原意或動機,而不是執著「因信稱義」的字面。報導中,盧龍光解釋,保羅之所以提出「因信稱義」,是為了解決羅馬教會當時猶太人和外邦人的爭執衝突,提出以「信心」作為信仰的共同基礎。今日的信徒,想忠於「因信稱義」的精神,便應忠於其背後的求同存異的精神,在遇到爭執衝突時,找出大家的共通點、共同信念,肯定共同基礎,化解紛爭,復和,團結。這樣,就是忠於「因信稱義」背後的精神,真正忠於「因信稱義」了。
回到「因信稱義」的字面意義。同意盧龍光指「因信稱義」是時代處境的產物。既然是時代處境的產物,在當今宗教多元化的全球化環境之下,「因信稱義」,照字面解,便顯得獨斷排他,不合時宜了。「因信稱義」最荒謬可笑的,是將佛陀和甘地等的「不信者」打成「不義」。中國神學家丁光訓主教的「因愛稱義」,胸襟廣闊得多,更適切今天普遍以人文主義(愛人,保護人的尊嚴和權利)作為倫理道德基礎的現代世界。